夜晚降临,今晚的香江夜色可能因为大雨比平时来得要黑暗肃穆得多。
但是今晚香江市民的心却是明亮火热的,他们一早就吃完了晚饭,迫不及待地坐在了电视前等着今晚香江回归仪式的直播。
哪怕现在距离正式交接那刻还有四五个小时,但是大家的心情却异常急迫,恨不得下一刻就是7月1日的00:00分。
不仅香江市民如此,大陆的许多人也早早地吃完了晚饭,呼朋唤友地等在电视前。
有些更是激动地拿出手机给朋友或者家人打电话,“喂,老杨啊,在干嘛,可不要忘了收看今晚的香江回归仪式直播啊,在中央一台看啊。”
电话那头传来友人气急败坏的声音,“哼,我还需要你告诉,老子早早就等着了,而且告诉你不止中央一台转播,现在每个电视台都转播……”
香江太平山某别墅,卧室里,宋姝穿着旗袍,对着镜子正准备给自己挽着的头发插上一支木簪。
这时陈宗浩走了过来,拿过她手上的木簪开口道:“我来给你插上去吧。”
“好。”宋姝没有拒绝,收回手让他动作,透过镜子看着身后的男人低下头细心地给她插上簪子。
不一会儿男人就弄好了,收回了手,“好了。”
宋姝侧过身对着镜子看着被插上去的木簪,露出满意的笑容,“弄得真好,谢谢陈先生。”
陈宗浩目光在镜子里和她对视上,嘴角弯起,“不客气。”
宋姝看着镜子里清晰地映出自己眼尾的细纹,一时有些伤感地开口道:“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都不年轻了。”
陈宗浩听了从身后抱住她,和她一起看着镜子,眼神依然是年轻时看着她的那种专注,“我会一直陪着你。”
宋姝听了心里一暖,嘴角弯起,这句话比那些“你没有变老,”“你依然很美,”要来得动听多了,在慢慢老去的路上,让她知道有个人依然陪着她。
“咚咚”敲门声响起,陈知念探出个脑袋,看着抱在一起的爸爸妈妈已经习以为常,她对她父母的相爱表现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老爸老妈,我是来通知你们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宋姝应了声“好,我们也准备好了。”
轿车停在香江会议展览中心,宋姝和陈宗浩相携着下车,家慧和陈知念两姐妹乖乖地跟在他们身后。
早就有等候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过来连忙恭敬地迎了上来,“陈生,宋女士你们到了,请这边来。”
宋姝他们跟着工作人员往里走,进到一间会议室,里边坐了不少被邀请出席的香江各界人士。
看到宋姝陈宗浩他们走了进来都恭敬客气地站了起来打招呼,“陈生,宋女士。”
俨然一副以两人为首的样子,其中也包括了许昌隆,杜有仪两母女。
杜有仪女士看着被众人包围恭维的那对夫妻,一时有些感慨。
依稀还能记得她和宋女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时她还是和自己的女儿一般年龄大,还只是个小小的设计师,抓住任何机会推销自己的服装品牌。
那时她就对这宋小姐佩服不已,觉得她能成大事,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她果真做出了一番事业,而且达到了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
听说今晚出席的第一夫人和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夫人出席穿的礼服还是宋姝亲自设计的旗袍,这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说是多大的荣幸。
除了他们夫妻各自成功的事业,听说这几年在香江回归的路上,这对夫妻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一个用自己的服装设计在世界上不停地弘扬宣传中华文化,促进香江人全世界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当大家对中华文化认同时也就对自己的祖国有了归属感。
这些年受她潜移默化的服装中有关的中华文化的影响,香江不少年轻人对于香江的回归有极大的认同感。
而陈先生这几年在香江政府对于光刻机,芯片等技术没有进行鼓励扶持时,他排除万难在世界各大公司的围堵中,在大陆砸钱组建了一队科研人员,先后研制出了属于自己的华国的光刻机,芯片技术,带领华国在电子科技这条道路上迈出一大步,追上其他国家的脚步,甚至进行了反超。
因此两人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也是今天受华国政府邀请出席回归仪式的重要人物。
宋姝转头看到了杜有仪女士,走了过来,带着一些老朋友的熟稔开口道:“杜女士,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杜有仪看着依然谦虚有礼的人,心里感慨着,不外乎其他和宋姝相处过的人都会说她是一个让人相处愉快的人。
在宋姝和他们交谈一段时间后,便有工作人员过来提醒他们可以入场了。
宋姝和陈宗浩他们跟随着工作人员走过去,而家慧陈知念她们也被安排到了其他处落座,而且今天陈知念还肩负着一个和英国选出的一个小男孩代表,上台分别给两国领导送花的任务。
宋姝和陈